王座太坊鼎以扩容将问硝烟战场四起谁
L2战场硝烟四起:谁将问鼎以太坊扩容王座?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留言,都在追问我对Layer2扩容方案的发展前景怎么看。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就掏心窝子和大家聊聊这个火热赛道的真实状况。
L2不是昙花一现的炒作
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,Layer2对以太坊的意义就像高铁之于传统铁路。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时尚单品,而是承载着整个区块链生态未来的基础设施。想象一下,未来90%以上的DApp交互可能都会在L2上完成,到时候它们的曝光度可能比以太坊主网还要高。这就决定了,真正能走到最后的L2项目必须要有"真功夫"——过硬的技术实力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生态运营能力。
举个例子,Coinbase这样的巨头够牛吧?但它最终选择直接采用Optimism的技术方案,而不是自己从零开发。为什么呢?我琢磨着,就是因为搭建和维护一个顶级的L2网络需要的资源实在太多了,连Coinbase这样的"金主爸爸"都不得不权衡利弊。
七雄争霸的残酷现实
基于这些考量,我认为目前真正有竞争力的L2项目也就7个。这不是说市场上只有这7个L2,而是其他项目与这7个头部玩家的差距实在太大——它们在技术迭代速度、资金实力和生态建设上都落后太多,想要后来居上?难!
已经发币的三个项目中,ARB、MATIC和OP的市值都在50-100亿美元这个区间。我个人预测,剩下的zkSync、Starknet这些还没发币的项目,一旦发币估值也会追平这个水平。虽然有些项目嘴硬说不会发币,但在牛市到来时,谁又能抵挡住代币经济的诱惑呢?毕竟在加密世界,不发币就等于把流量和资金拱手让人。
生态为王:TVL不会说谎
评判L2项目最关键的标准是什么?我认为是生态繁荣度。目前最能直观反映这一点的就是TVL(总锁仓价值)。让我们看看Defillama上的最新数据:
- ARB以17.3亿美元遥遥领先- OP系(包括Base)合计9亿美元- Polygon系总TVL7.7亿美元- 其他项目TVL都在1亿美元以下
这个数据透露了几个重要信号:首先,ARB的龙头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;其次,Polygon虽然名气大,但实际生态建设已经明显掉队;最后,Scroll虽然现在TVL垫底,但作为"最以太坊"的L2,刚上线就有这样的表现,未来或许还有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投资建议:顺势而为
基于这些观察,我的投资策略也做了调整:逐步减持MATIC,把资金分配到ARB和OP上。虽然这三个币的市值在同一量级,但MATIC的生态表现明显逊色,我认为存在价值重估的空间。
对于其他L2项目,我的态度是:保持关注但不过度投入。毕竟在加密市场,押注黑马需要承担的风险太高。与其期待奇迹发生,不如把握已经显现的确定性机会。记住,熊市里还能保持强势的项目,到牛市往往会强者恒强。
(责任编辑:案例)
-
8月15日的行情走势真是让人捏了把汗。比特币在清晨创下125000元的历史新高后,就像过山车一样急转直下。记得当时我看盘的时候,那根阴线吞噬的力度让我瞬间想起了去年类似的行情走势。果然,随着PPI数据超出预期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随之降温,价格应声而落,最低探至117000元附近,几乎回到了这波上涨的起点。技术面的关键信号从日线级别来看,这个看跌吞没形态实在是太过明显了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合约交易的那些事儿。很多人刚入门时都会被各种账户和公式搞得晕头转向,其实只要掌握了核心逻辑,玩转合约并不难。账户体系:你的资金管家平台通常把账户分成三部分:钱包账户、合约账户和法币账户。以Bigex为例,它现在只支持USDT结算的正向永续合约。打个比方,合约账户就像是你的"赌场筹码兑换处"——得先把USDT从其他账户转过来,才能开始玩合约。在A... ...[详细]
-
最近ORDI的疯狂涨势让我回想起年初香港概念的狂欢。看着它从3美元一路狂奔到70美元,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。记得那时候,只要沾上"香港"两个字的币种,哪怕是个空气项目,都能轻松翻个几倍。Key、MDT、ACH...这些名字现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但当时可是风光无限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让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。年初有个朋友在CFX0.02美元的时候all in,天天在群里喊"香港概念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渣打银行的外汇研究主管杰夫•肯德里克最近发布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分析报告,我发现其中有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。比特币的王者地位愈发巩固说实话,比特币今年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喜。从4月份开始,比特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占比从45%一路攀升到50%左右。更惊人的是,在这段时间里,它的价格竟然涨了超过1万美元!这可不是小数目,很多投资者都开始重新审视这个"数字黄金"的价值。矿工们为何... ...[详细]
-
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
最近在翻阅《福布斯》中文版时,我注意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——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的创业历程。说实话,在遍地都是创业神话的Web3领域,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是让我眼前一亮。数学天才的商业冒险顾荣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CertiK的logo,那面盾牌中的"∀"符号总是能让他眼睛发亮。每当有新员工入职,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:"这个数学符号代表'for all',意味着我们要用数学方法保护... ...[详细]
-
当Base遇见Optimism:一场价值数亿美金的区块链联姻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让人兴奋的消息,莫过于Base和Optimism这对"金童玉女"的深度合作了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生态的老玩家,我必须说这次合作确实玩出了新花样——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合作,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联姻。利益共享背后的精妙算盘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Base承诺将其2.5%的排序器收入贡献给Optimism时,不禁为这个数字的精准感到佩服。这就像两个商业伙伴在谈判桌上达成的最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里混久了,我最烦的就是那种"顺其自然"的说法。这哪儿是什么投资哲学啊,分明就是给自己找借口的托词。真正的交易者心里都清楚,每笔交易都得有明确的计划:如果这样,我就那样;如果那样,我就这样。昨晚鲍威尔那场讲话,真是把我给逗乐了。这老爷子又开始玩他的拿手好戏——"鹰鸽二重唱"。一会儿暗示加息可能结束,一会儿又说要看数据说话。这种高明的嘴炮艺术,可比发什么正式文件管用多了。市场就像被他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科技圈上演的"奥特曼回归记"虽然落下帷幕,但OpenAI的烦恼远未结束。说来有趣,这场戏剧性回归背后最大的功臣竟是微软——这家科技巨头今年不仅豪掷100亿美元追加投资,还调动了自家研究院的精英团队,全力帮OpenAI把GPT-4这样的尖端技术转化为实用产品。微软的Plan B但鲜为人知的是,就在今年9月,微软研究院的Peter Lee接到一个秘密任务:开发OpenAI的替代品。谁能想到,微软自... ...[详细]
-
今天这个市场啊,真是让人捉摸不透。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几个主流币种的观察。说实话,现在的行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,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甩下车。比特币:市场风向标怎么走?BTC这个老大哥啊,最近表现得有点"扭捏"。从K线图上看,目前处于一个关键的支撑位附近,就像在悬崖边跳舞一样。我注意到MACD指标开始出现金叉迹象,这让我想起去年7月份那波行情启动前的模样。不过说实话... ...[详细]
-
为什么我认为Hooked Protocol可能成为这轮牛市的黑马
加密市场又迎来了久违的躁动,每次牛市来临前,寻找潜力项目就像在沙滩上淘金一样让人兴奋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周期的"老韭菜",我发现这次牛市有个特别的现象:新用户涌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。但问题来了,这些新朋友如何快速掌握Web3知识?现有的学习渠道要么太专业,要么太碎片化。说实话,我自己刚入圈时也走了不少弯路。直到最近注意到Hooked Protocol这个项目,才让我感觉Web3教育终于要迎来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