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精讲 > 遇上存法当区的生块链家谈安全K专则时代

遇上存法当区的生块链家谈安全K专则时代

2025-09-25 15:30:40 [分析] 来源:币市达人

上海外滩的风里飘着区块链的气息——2023万向区块链峰会的召开让这座金融之城再次成为科技焦点。作为参会者之一,我有幸见证了这场思想碰撞。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、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等重量级人物的出席,为这场盛会增添了不少份量。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CertiK首席安全官李康教授在"Web3基石:安全与隐私"圆桌上的真知灼见。

Web3的青春期烦恼

记得李教授开场就用了个很形象的比喻:现在的Web3就像个青春期的少年,个子窜得飞快但协调性还跟不上。用户端体验支离破碎,就像拼图缺了几块;开发者却已经热火朝天地在搭建各种平台工具。"这场景让我想起早期的互联网,"李教授感慨道,"但有一点必须清醒:没有安全的Web3就像没装刹车的跑车,再酷炫也不敢上路。"

他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:安全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Web3存续的氧气。去年某DeFi平台因为一个简单的重入漏洞损失上亿的案例,至今让人心有余悸。李教授说:"去中心化不是免责声明,社区要发展,首先得学会区分真假美猴王。"

安全防护的三重奏

谈到具体实践时,李教授用建筑工地打了个比方:

"很多项目方以为安全是买份保险就完事,"李教授摇头苦笑,"这就像买了个头盔就敢玩极限运动,太天真了。"

开发者安全意识这道坎

说到行业痛点,李教授显得忧心忡忡。他分享了个真实案例:某知名项目团队竟由三个大学辍学生组成,根本不懂什么是安全开发规范。"这就像让刚考完驾照的新手去开F1赛车,"他无奈地说,"Web3开发者的安全意识比Web2落后至少十年。"

更可怕的是项目方的侥幸心理。据统计,遭遇黑客攻击的项目中80%从未做过安全审计。"总有人觉得'倒霉的不会是我',"李教授语重心长,"但在区块链世界,黑客就像饥饿的狼群,随时在寻找最弱的猎物。"

AI与区块链的化学反应

谈到技术前沿,李教授眼睛亮了起来。"AI现在就像个天赋异禀的实习生,"他笑着说,"在代码审计方面,我们的AI系统已经能发现70%的常规漏洞。"但随即正色道:"不过最后那30%的关键漏洞,还得靠老师傅的火眼金睛。"

对于最近火热的AIGC,他特别提醒:"当AI开始大规模创作,区块链就是最好的公证处。但如果没有安全护航,数字版权就会变成海盗的狂欢。"

给安全从业者的邀请函

问及人才建议时,李教授突然变得热情洋溢:"Web2的安全专家们,你们还在等什么?"他笑着比喻:"老对手们都转行来Web3了,就像全班同学都转学去了新学校,你还留在空教室干什么?"

整场讨论下来,最打动我的是李教授最后的总结:"安全不是让你刀枪不入,而是让你在数字丛林中比同伴跑快半步。CertiK要做的,就是成为Web3时代的指南针和急救包。"走出会场时,黄浦江的晚风正好吹散了区块链的迷雾,让我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又多了几分期待。

(责任编辑:项目)

推荐文章
  • 在加密寒冬中逆势生长的Ledn:如何玩转借贷这门危险游戏

    在加密寒冬中逆势生长的Ledn:如何玩转借贷这门危险游戏 说实话,看着Celsius、FTX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平台一个个倒下,我这个老韭菜心里真不是滋味。但有趣的是,在这场借贷平台的"大逃杀"中,有个叫Ledn的玩家不仅活下来了,还活得挺好。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华尔街老话:只有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Ledn的生存之道记得2018年那会儿,我刚接触Ledn的时候,它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平台。如今6轮融资1亿多美元的成长轨迹,确实让人刮目相看。Coinbas... ...[详细]
  • 白宫与美联储:一场永不停歇的权力博弈

    白宫与美联储:一场永不停歇的权力博弈 在美国政治舞台上,总统与美联储主席的关系就像一对永远无法好好相处的邻居。记得2019年那会儿,特朗普几乎每个月都要在推特上对着鲍威尔开火,那场面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尼克松时期的经典故事,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总统的焦虑:选票与经济晴雨表想象一下,你刚搬进白宫就开始为连任发愁,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寝食难安。我有个做政治顾问的朋友说,总统们的眼睛永远盯着三个数字:失业率、股市指数和民调支持率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震荡突围:8.5行情深度剖析与实战指南

    以太坊震荡突围:8.5行情深度剖析与实战指南 在币圈混迹多年,我深知一个道理:活着比赚钱更重要。每次看到那些盲目追涨杀跌的新手,我都忍不住想提醒他们:先保住本金,再谈收益!就像我经常对学员说的,投资不是赌博,需要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。虽然我不能保证让你一夜暴富,但至少能让你在这个市场里活得更久。当前市场观察:黎明前的黑暗?现在是凌晨2:15,我盯着屏幕上的以太坊走势图,价格在3680附近徘徊。回想白天那波3550的南下试探,最终在3630止损出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上演疯狂星期四,泰尔押宝又赢了?

    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上演疯狂星期四,泰尔押宝又赢了? 这可能是近期华尔街最戏剧性的IPO之一。周三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里,Bullish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突然成为了全场焦点。当看到股价像坐上了火箭一样飙升150%时,连见惯了大场面的交易员们都忍不住发出惊呼。一场价值百亿美元的资本狂欢说实话,在IPO前我就对Bullish这家公司充满好奇。毕竟它背后的支持者名单实在太耀眼了——硅谷传奇投资人彼得·泰尔的创始人基金、华尔街巨头野村证券,还有加密货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无息到生息: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

    从无息到生息: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"老油条",最近看到USDC提供12%年化收益的时候,我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。要知道在传统金融界,这种收益率简直像做梦一样。但现在,这个梦境正在区块链世界变成现实。稳定币的"免费午餐"时代结束了记得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USDT时,就很纳闷:为什么发行方可以把用户的钱拿去投资国债赚钱,却不给持币人一分钱利息?这就好比你把钱存银行,银行用你的钱放贷赚利息,却告诉你... ...[详细]
  • 艺术收藏迎来奶茶价时代:鲸探让数字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

    艺术收藏迎来奶茶价时代:鲸探让数字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昨天打开手机,我意外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——蚂蚁集团旗下的鲸探平台正式上线了"数字艺术线上展览"。这可不是一般的线上画廊,而是开创了数字文创品"打赏式"收藏的新玩法。简单来说,你花一杯奶茶的钱,就能把心仪的艺术作品永久珍藏。数字艺术的"平民化"革命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艺术市场的观察者,这次鲸探的举措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传统艺术市场就像个高冷的贵族,动辄几万几十万的标价把普通爱好者拒之门外。而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.0市场动态:美国关税政策尘埃落定,DeFi与NFT领域持续火热

    Web3.0市场动态:美国关税政策尘埃落定,DeFi与NFT领域持续火热 最近的市场数据显示,DeFi和NFT领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。看着这些数字,我不禁感慨:区块链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金融生态。DeFi市场概况在DeFi领域,总市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03.68亿美元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同期的数据,那时候整个市场还在熊市中挣扎。24小时内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达到了57.59亿美元,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的GDP了!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olana网... ...[详细]
  • 山寨币的黄昏:当华尔街接管加密世界,我们还能玩什么?

    山寨币的黄昏:当华尔街接管加密世界,我们还能玩什么? 每次打开加密货币论坛,总能看到同一个问题像幽灵般飘荡:山寨季还会来吗?作为一个经历过2020-2021年疯狂牛市的老韭菜,我太理解这种期待了。记得那时候,随便一个DeFi项目都能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,谁还在乎比特币?那些日子,我们管BTC叫"古董币",而像UNI、SUSHI这样的代币才是真正的印钞机。残酷的现实:山寨币的黄金时代已经落幕但今天我必须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那个靠山寨币一夜暴富的时代,真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世界惊魂记:从黑客事件看跨链技术安全进化

    Web3世界惊魂记:从黑客事件看跨链技术安全进化 还记得2023年那个令人窒息的夏天吗?7月1日那天,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一场堪比"数字9·11"的惊魂事件。一群黑客利用Poly Network的系统漏洞,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"印"出了42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。这个数字之巨大,让当时所有看到新闻的业内人士都倒吸一口冷气。说真的,我当时正在喝咖啡,看到这条消息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。虽然最终实际损失"只有"1000多万美元(这个"只有"用得多么讽刺),但黑客... ...[详细]
  • Polymarket的先上车后补票:一个加密预测市场的合规求生记

    Polymarket的先上车后补票:一个加密预测市场的合规求生记 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Polymarket在2024年大选中预测特朗普胜选的准确率时,确实被惊到了。这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加密预测平台,居然比那些拿着高额预算的传统民调机构更早、更准地捕捉到了民意转向。但作为一个深耕金融合规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更感兴趣的是它背后的合规故事。从黑马到靶子:Polymarket的崛起与困境就像很多Web3领域的创新项目一样,Polymarket一开始走得很快。2020年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