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杀从血道暗合规机泪教训看之路A赛
最近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落地,表面上看是给行业吃了颗定心丸。但作为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,我得说:那些以为风口来了就能闭着眼赚钱的同行们,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? 还记得湖南那个打着"旅游地产+区块链"旗号的骗局吗?我有个朋友就栽在里面,现在提起还咬牙切齿。那帮人把根本不存在的景区包装成RWA项目,忽悠投资者说年化收益30%,结果呢?3000多万血汗钱被他们拿去买了豪车名表。这哪是什么创新?分明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庞氏骗局! 更让人痛心的是去年爆雷的"不动产NFT"项目。我亲眼见过他们的宣传册,精美得跟真的一样。他们把一栋写字楼的收益权拆成10000份NFT,承诺"稳赚不赔"。可实际上呢?租金收入连承诺的三成都不到,项目方干脆玩起了资金盘游戏。现在主犯是进去了,但700多位投资者的钱估计是打水漂了。 但行业也不全是坏消息。去年香港那个房地产STO项目就很值得研究。他们每一步都走得特别稳:先拿到证监会4号和9号牌照,再用离岸SPV做风险隔离,最后把代币明确定性为证券型通证。说实话,这种合规成本不低,但人家募到1个亿就是最好的证明——市场永远会给守规矩的玩家留位置。 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个充电桩项目。9000个充电桩的实时收益权上链,用联盟链确保数据透明,还拿到了5号牌照。这种把实体资产和区块链完美结合的案例,才是RWA该有的样子。据说超额认购180%,投资者都不是傻子,谁真谁假心里门儿清。 这些年看多了起起落落,我总结出几条血泪经验:第一,千万别碰资金池,那个朋友就是前车之鉴;第二,跨境项目要特别注意37号文备案,去年有家做电池项目的就栽在这上面;第三,技术团队和法务团队必须同吃同住,我们有个项目就因为在智能合约里漏了AML熔断机制,差点惹上大麻烦。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这行最值钱的不是技术多炫酷,而是你能不能在监管框架内把事情做漂亮。贝莱德两周募到2.74亿美金的故事很诱人,但别忘了他们背后是200多人的合规团队。与其整天想着弯道超车,不如先把牌照和架构这些苦活累活做到位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未来。血淋淋的教训: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破局者的启示:香港样板工程解析
过来人的忠告:活着比什么都重要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Ronin的华丽转身:从游戏侧链到以太坊L2的逆袭之路
- 一个加密老兵的肺腑之言:新手如何少走弯路
- 加密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:DOGE失守阵地,山寨币危机四伏?
- 币市深夜观察:比特币趋势线争夺战 以太坊诱空陷阱需警惕
- 揭秘彼得·蒂尔:那个在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翻云覆雨的男人
- 比特币财库龙头MSTR遭遇滑铁卢:一场信任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
- 深度解析:MGBX加密大排档掀起WLFI讨论热潮
- 币圈惊魂夜:PCE数据前夜,这些关键点位决定生死
- 2024-2027加密牛市:一场充满变数的财富盛宴
-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货币:传统金融巨头的滑铁卢?
- 狗狗币的二次狂欢要来了?9月降息引爆市场的可能性有多大
- 币安大佬赵长鹏给香港支招:放开手脚才能玩转加密货币
- 今夜CPI数据引爆市场,以太坊强势领跑,比特币能否后来居上?
- 70岁的她为何仍活跃在科技投资第一线?木头姐的投资哲学让人深思
- 以太坊的财富密码:为什么机构大鳄正在疯狂囤积ETH?
- 8月21日市场观察:失业金利好下的震荡行情与明日鲍威尔讲话前瞻
- 数字货币市场疯狂一周:27亿爆仓背后藏着哪些投资密码?
- 加密货币周报:矿企格局生变,以太坊迎来关键升级
- 特朗普杠上美联储 币圈成最大躺枪玩家
- 比特币再陷震荡困局 以太坊关键支撑位能否守住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