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震成诈当苹盗窃骗犯服变果客谷的惊硅案资产数字
最近看到一起让人不寒而栗的网络诈骗案,让我这个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都感到震惊。洛杉矶小伙Amir Hossein Golshan,这个90后年轻人的"创业故事"堪称现代科技犯罪的教科书案例。他用四年时间,把冒充苹果客服这个老套路玩出了新花样,最后把自己"创业"进了监狱。
天才般的诈骗手法
Golshan这小子确实有点"天赋",他把传统的电话诈骗升级成了2.0版本。还记得去年我接到过一个自称是苹果客服的电话,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。没想到还真有人靠这招发财——他居然能搞到苹果官方支援线路的真实号码!这就好比骗子拿着警局的座机号码给你打电话,一般人哪能想到这是假的?
更绝的是他的"业务拓展"能力。除了冒充苹果客服盗取iCloud账户,这小子还玩起了"一条龙服务":偷NFT、盗加密货币、SIM卡劫持、Instagram账号勒索...简直是个"犯罪集团"的CEO。最离谱的是他还搞了个"分期付款"诈骗,通过Zelle收了500多个人的钱却啥服务都不提供,这商业头脑要是用在正道上...
数字时代的"完美犯罪"
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盗取NFT那单。一个受害者被偷走了价值31.9万美元的NFT,其中包括一些稀有的CryptoPunks。这些数字艺术品在圈内可是硬通货,Golshan转手就卖了13万美元。说实话,这种新型犯罪连很多资深投资者都防不胜防。
想想看,我们平时把那么多重要信息都存在手机里,双因素认证成了最后的防线。可这家伙就专门盯着验证码下手,让不少科技达人都栽了跟头。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一位朋友被盗号的经历——同样的套路,只是规模小得多。
迟来的正义
值得欣慰的是,这个持续四年的数字噩梦终于画上了句号。八年刑期加上120万美元赔偿,这个判决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: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但说实话,看到检察官说Golshan对受害者"毫无悔意"时,我还是感到一阵心寒。
这个案子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。在这个数字资产价值飙升的时代,我们的安全意识真的跟上了吗?下次收到"苹果客服"电话时,可得多个心眼了。毕竟,在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,骗子们的"创新"速度可能比我们的防范意识跑得更快。
(责任编辑:工具)
-
作为一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手,我至今还记得2013年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同事们投来的嘲讽眼神。如今,当看到这个曾经的"互联网玩具"以2.45万亿市值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时,我不得不感叹:历史正在我们眼前书写新篇章。一个非典型的崛起故事记得去年在曼哈顿一家咖啡馆里,一位对冲基金老友问我:"老伙计,你真的相信这串代码能跟黄金相提并论吗?"当时比特币市值刚突破1万亿。如今答案已经不言而喻... ...[详细]
-
在加密世界的淘金热中,那些最早发现金矿并坚持到底的人,往往能收获最丰厚的回报。最近马斯克在Joe Rogan访谈中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- 他直言传统NFT就像一张随时可能被收回的支票,而Ordinals铭文NFT才是真正属于用户的数字资产。作为一名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见证了太多"去中心化"项目的起起落落。但Ordinals协议确实让我眼前一亮:数据永久存储在最安全的比特币链上,所有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加密货币市场的最新变化。说实话,最近DeFi和NFT市场真是热闹非凡,让我这个老玩家都看得眼花缭乱。市场数据速览先说说整体情况吧。DeFi市场总市值已经冲到了568.65亿美元,24小时交易量更是高达43.21亿美元!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市场还是一片低迷,现在看来真是反弹得厉害。NFT这边也不甘示弱,总市值198.51亿美元,24小时交易量29.16亿美元。最让人惊叹的是比特币... ...[详细]
-
说起来挺有意思,TON这个项目就像是区块链界的"富二代",一出生就自带光环。毕竟Telegram这个拥有5亿用户的社交巨头做背书,想不引人注目都难。但你知道吗?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项目,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,甚至差点夭折。TON的曲折发展史记得2018年那会儿,我刚接触到TON(Gram)的白皮书,就被它描绘的愿景震撼到了。每秒百万级的交易处理能力,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。Telegram团队确实... ...[详细]
-
投资这条路,说实话就像在玩一场心理游戏。每次按下交易按钮的时候,我们都在和自己的贪婪恐惧较劲。赚钱的时候,耳边总有个声音说"够了吧,该落袋为安了";亏钱的时候,又有一百个理由说服自己再等等。但真正的高手,往往能在该贪婪时贪婪,该恐惧时恐惧。昨日实战:精准捕捉800点行情还记得昨天早上我在群里说的吗?"37600附近就是做空的好机会"。这不是马后炮,当时我们确实在这个点位果断出手了。行情很给面子,晚... ...[详细]
-
要说最近加密圈最亮眼的明星,非XRP莫属了。这个长期被SEC诉讼阴云笼罩的"问题孩子",最近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狂飙9%,价格直冲到0.68美元,距离超越币安亲儿子BNB只剩一步之遥。说实话,这种戏剧性的反转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一愣一愣的。从法庭到市场的蝴蝶效应还记得7月那个轰动业界的判决吗?Ripple在对阵SEC的世纪官司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法官明确表示:XRP的日常交易不构成证券发行。这个判决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从红白机时代一路走来的老玩家,我至今还记得当年为了攒金币通关《超级马里奥》而熬红的双眼。如今,区块链技术正在给游戏行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。GameFi这个新概念的出现,让打游戏赚钱这件事突然变得触手可及。当游戏遇上区块链GameFi简单来说就是"游戏+金融"的跨界产物。想象一下,你在游戏里打怪爆出的装备不再只是一堆数据,而是真金白银的数字资产。这种被称为"边玩边赚"(P2E)的模式,正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在关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艺术NFT平台——ULTILAND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艺术市场的从业者,我觉得它可能代表着数字艺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。当金融遇见艺术,这家平台到底在玩什么?第一次听说ULTILAND时,最吸引我的是它独特的双重身份:既是数字艺术品牌,又是NFT发行平台。说实话,现在打着艺术旗号做NFT的平台不少,但像它这样真正懂艺术又懂金融的还真不多见。记得上个月26号,他们在香港中环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必须得说,场外交易(OTC)确实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——它可以带你快速到达目的地,但也可能随时把你甩下马背。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,最后摔得鼻青脸肿。迷雾重重的价格游戏记得去年帮朋友处理一笔加密货币OTC交易时,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。买卖双方各执一词,报价相差20%,就像两个蒙着眼睛的人在讨价还价。这种信息不对称在OTC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... ...[详细]
-
这个秋天,上海的艺术圈被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点燃了。路易十三《再造100年》艺术计划第三篇章"薪传说"展览在上海星美术馆惊艳亮相,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让人不禁驻足沉思。一场关于传承的艺术实验记得去年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时,我就被它的立意深深吸引。艺术家们像现代版的徐霞客,走访泉州福船、扬州雕版、广州粤剧三大非遗发源地,甚至远赴青海三江源和法国干邑大香槟区采风。这种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做法,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