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R弈,场博投资的市解析值得深度谁更
最近我在研究以太坊质押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Lido和RocketPool这两个头部流动性质押平台,虽然业务模式相似,但它们的代币经济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。作为一名长期跟踪DeFi市场的分析师,我想分享一些更接地气的观察。 记得去年底第一次深入研究LDO时,我就被它的解锁情况惊呆了。10亿的总量中,87.9%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了,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。特别是那些早期投资人,他们在2018年以0.0085美元的超低价位买入,现在随便卖都是几百倍的利润。就像上周看到Certus One一口气抛了400万枚,直接把价格砸下来16%,这种抛压谁能受得了? 我特意追踪了几个早期投资人的钱包地址,发现他们就像定时闹钟一样,每个月雷打不动地卖出741万枚LDO。按照这个速度,估计到今年年底才能清完货。说实话,这种持续性的抛压就像悬在LD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不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望而却步。 相比之下,RPL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。这个2018年就完成募资的老牌项目,早就过了"原始股解禁期"。最近在研究RPL的通胀模型时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虽然每年有5%的通胀,但46.97%的质押率让实际流通量反而在减少。 这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中的"锁仓减量"效应。节点运营商为了获得更多通胀奖励,都在争相质押RPL。有个做节点运营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都按照150%的上限来质押,因为ETH价格上涨会让他们获得更多收益。这种机制无形中为RPL建立了价格支撑。 通过对比这两个项目,我总结出一个简单但实用的投资逻辑:LDO短期内可能还会受到早期投资人抛压的影响,而RPL则因为独特的质押机制展现出更强的抗通胀能力。不过话说回来,投资决策不能只盯着单一指标。就像最近XRP打赢SEC官司后,整个"证券概念"板块都跟着狂欢,这种短期情绪波动往往比基本面影响更大。 建议投资者在布局时要像下棋一样多想几步:不仅要关注代币解锁时间表(Tokenunlocks的数据就很实用),更要观察链上资金流向和社区建设情况。毕竟在这个市场里,能够穿越牛熊的才是真正的赢家。LDO:低价筹码的抛压之困
RPL:通胀中的价值发现
市场选择的启示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币市反复无常,老司机教你如何稳赚不赔
- 区块链创新盛宴!波场黑客松第五季获奖项目大盘点
- Coinbase:加密世界的合规独角兽还能飞多高?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大跌后能否重拾升势?以太坊1952支撑位成关键
- 加密货币:从神秘诞生到投资热潮的奇幻旅程
- 你真的了解非托管钱包吗?揭秘数字资产的私人保险柜
- 比特币的那些数字文物:铭文协议的演进史
- 在Linea上玩转NFT开发?这份API指南请收好
-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: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
- DeFi收益新思路:Vaultka如何让牛市收益飞起来
- 5000万美元一夜蒸发!dYdX遭遇连环狙击背后,谁在操控YFI市场?
- 11.17市场如期回调 白盘或将迎来超跌反弹
- 虚拟货币司法变现的温州探索:一场与时俱进的金融创新实验
- RWA革命:金融创新的机遇与挑战
- 比特币减半周期:一场精妙绝伦的货币实验
- 美联储鹰派转向,加密货币市场的避风港神话破灭?
- 流动性质押如何重塑Cosmos经济版图?一位从业者的深度思考
- 市场惊现V型反转,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方向?
- 揭秘FTX世纪骗局一周年:加密行业的十字路口
- Avalanche强势崛起:30天翻倍的AVAX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- 搜索
-